服务热线:029-82288097
你好欢迎来到大秦人才网! 手机版
【总站】
地区分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成功故事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 封小鹏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 封小鹏

作者:更新日期:2013-04-27 15:24:21来源:大秦人才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620【我要打印】
文章概况: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   总经理助理    封小鹏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背景及意义: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开创我区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是当前人才工作的一件大事。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国以才兴,政以才治,业以才立。中华民族的振兴要靠人才,经开区的跨越式发展更需要人才。自1993年建区以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初步成为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成为海内外投资商重点关注的热点地区。近几年来,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一直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主要指标不仅在西安市历年经济目标评比中名列前茅,而且在中西部地区同类开发区中也居于前列。如今,开发区正处于努力加快企业向主导产业聚集,单一产业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支柱产业向产业集群跃升,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跃升的历史阶段。我们更要取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才资源在我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拓宽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路,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是抢抓战略机遇、增创发展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举。当前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发展态势和竞争局面,我们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人才竞争的巨大压力。要实现经济规跨越式发展,就迫切需要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加快培养和引进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二)经开区经济环境发展状况势头强劲,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截止目前,区内共有企业8000余家,其中40多家境外世界 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台湾顶新、香港金威、陕重汽、贵航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先后入驻,促进了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自我区成立以来, GDP、技工贸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始终保持较快增长。

(三)在区内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各方面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好人才工作。

     (四)经开区管委会及各企业具有先进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理念,将会在引进人才,培训人才等方面实行高效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五)经开区发展正面临诸多机遇。商务部“万商西进”工程、西安工业强市战略、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等给经开区带来了重大机遇。西安行政中心、地铁二号线、铁路新客站、机场高速二号线、北三环等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在经开区开工入驻,使经开区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对全市制造业的牵引作用更为明显,也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外部发展空间。

三、经开区人才强区战略目标: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0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将开发区发展定位为 “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根据西安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定位,经开区将通过人才强区战略在保持人才总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使人才结构逐步协调,分布趋于合理,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和人才的全面发展,使经开区建成为现代化大西安的城市新中心。

四、经开区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紧紧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区人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基本状况:

1、我区人才数量较以前大幅度增加。各类留学归国人员纷纷入区就业创业,高端领军型人才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2、自经开区成立以来,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入驻我区,促成了我区商用汽车产业、电力电子产业、食品饮料产业、新材料产业四大支柱型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和具有高素质、高学历、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3、人才环境逐渐改善。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管委会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工作机制和优惠政策,各部门都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树立科技带头人和拨尖人才,提高人才待遇,积极营造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

4、人才培训形成初步体系。近几年,管委会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注意利用和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建立起大学生见习基地等主要培训体系,等等,从而形成了人才培育的基本网络。

5、人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通过人才建设和管理,使一大批领导干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在促进我区整体环境、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主要问题:

    随着经开区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党工委、管委会对人才工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人才环境也明显得到了优化,人才的创业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人才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大力推进,培养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全区的改革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人才工作还有较大差距,人才队伍状况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急需人才短缺,整体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不高。目前,不仅缺乏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短缺,经济一线人才而且一些急需人才也非常短缺。如专业人才方面,在石油化工、电力电子、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方面的人才,三产业缺乏IT、营销、商务开发等人才。同时,缺乏企业家、市场监管、领导管理人才。在党政干部人才队伍方面,亟待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水平。

    2、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分布不够合理。如:在区内企业调研中发现,技能岗位中级工及以下技工约占90%;高级工占8%,技师及高级技师只约占2%。这一比例,远远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级工15%,技师5%的比例。这种现状与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也制约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3、技能人才知识技能老化。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被大量运用于生产、生活领域,是岗位职责拓宽,技术更加复合,另有大量的新职业、新工种不断出现。传统技术技能和工艺,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急需更新、补充和提升。

    4、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不够配套,人才机制体制有待完善。由于受观念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尚未很好的形成“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激励机制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工作机制,人才流失和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5、人才工作保障不够,尚未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引进人才较之培养人才快捷、划算,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人才开发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区难得引进人才,主要是投入不够、基本保障不到位。在投入上,政府投入的主要是工资报酬和少数特殊津贴等,单位投入有限,社会投入微乎其微。人才开发、交流工作经费主要靠自筹解决。这样,不仅使人才开发工作难以进行,而且也难引进和留住人才。

五、充分发挥人才中心职能,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要充分发挥人才中心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更好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谋划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对人才中心而言,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落实经区委、区政府会议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更好地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中发挥职能作用。

(一)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树立新的思想观念

    我区人才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建设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力量,努力锻造一支数量较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化强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坚持党管人才,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人才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保证人才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三)制定人才工作发展规划,明确人才发展目标任务。

    要围绕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和全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人才开发指导思想和党管人才原则,明确人才发展规划目标、质量目标、分布目标、培养目标和引进目标,以及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的任务、措施和责任要求。

(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开发和利用。

    要开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关键的是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激励等项工作机制。

    1、要完善人才市场配置和管理机制。要加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市场化建设,把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从政府的怀抱中推向市场,切实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人事代理,建立人事仲裁制度,加快人才评价、培训、交流、信息和人才服务的产业化进程,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化网络,定期分析并发布需求信息,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2、要健全人才开放选拔机制。要打破地域、行业、身份、所有制界限,扩大选人用人的视野,形成开放式的人才选拔机制。不断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用制度,积极探索“体制内”与“体制外”人才之间的交流办法,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让全社会人才都能参加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公开选拔。要积极引进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形成广纳群贤的选人机制。

    3、要完善绩效分配机制。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人才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实施绩效分配、按要素分配、按技术专利分配和按资本分配的机制,实现分配上的多元化。对企业管理人才,可将年薪制、年度奖励、养老保险与技术入股、风险投资等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增值与经营者的考核结合起来;对特殊人才和领导人才,要大胆采取高于本区同类人员的收入分配,确保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4、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上的导向作用,加大对紧缺人才、拔尖人才的培养,对重点学科和基础性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可设立区科技发展基金、区人才发展基金等,确保开发资金到位。要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投资吸纳人才、创新技术。同时,要发挥社会投资的补充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开发人才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区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关的人事人才服务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努力形成以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主体、社会参与的人才资源开发格局。   

(五)要立足实际,切实抓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切实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大规模培训党政干部,加强对各级干部的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纪律、宗旨观念等根本问题,努力增强各级干部实践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更好地担负起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要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及时把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尤其是对知识层次较高、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提拔使用。要重视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使用好各个层次的干部,不断改善党政人才队伍结构。要切实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区里每年将选送一批优秀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煅练或到基层挂职锻炼。

2.加快培养职业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围绕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依托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计划地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其战略开拓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要热情关心和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家成长,帮助其提高自身素质,迅速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家群体。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家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3.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围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抓紧培养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六)加强服务和管理,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1、优化人才社会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广泛宣传人才开发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各界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宣传我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推介引才、育才、用才的作法和经验。开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2、优化人才创业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为人才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3、改善人才政策环境。在梳理现行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措施,充分保障人才合法权益,促进人才队伍快速成长发展。鼓励和支持人才自主创业、自我发展,为社会建功立业。

4、改善人才生活环境。党工委、管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要关心人才工作,及时帮助解决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消除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安心干事业的热情,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盘得活。

 

 

 

本文关键词:
编辑:wcxgly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会员协议 | 付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本站信息版权归西安大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所有,不得采集,违者必究。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5号启迪科技园T3楼14层

工信部网站备案:陕ICP备13006138号 西安市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610100120105